买房的时候,很多开发商都会宣称“送面积”,暗示业主可以把露台搭建阳光房,或是在楼顶建个小仓库。但实际上,如果业主真的这样做了,就会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白花钱不算,还可能因违建收到处罚。
今年年初,浙报集团记者就曾接到投诉,反映杭州某高档小区业主集体违建,擅自将通风井改造成独立空间。尽管一部分业主自始至终抱有侥幸心理,但这些违建最终被全部拆除。
拆除违建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拆违成本提高,尤其是拆除高层违建,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以这起集体违建为例,由于空间狭小、操作不便、搭建牢固等因素,整个拆违过程预计需15个工作日,费用高达数十万元。
如何从源头上控制业主违建?杭州的蔡马人家小区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经历城中村改造后,过去两年中,本地居民已陆续回迁到该小区。在很多人印象中,这样的小区属于违建高发区域,然而,记者走访该小区时,发现小区内找不到一处违建。“我们真的可以说是‘无违建’!”社区一位工作人员拍着胸脯说。他告诉记者,该小区已实施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小区物业、属地城管执法队员保持着紧密配合,从首批居民入住起就严密防控违建的出现。
胡学军接受记者采访。
“以新建小区为例,业主在着手装修时,物业保安就开始密切关注进入小区的建材。如果发现疑似违建建材,就重点关注并跟踪核实。”杭州市城管委综合处副处长胡学军说,一旦确认业主房屋内将进行违法建设,物业将第一时间劝阻;如业主不停,物业就及时记录情况并通知属地城管执法部门,执法人员会在半小时内上门,再次劝说并开具违建罚单,要求业主自行拆除;如业主在规定时间内仍未拆除违建,城管执法部门将报告属地“三改一拆”部门,请相关工作人员上门实施强行拆除。
据了解,杭州从2015年底开始推行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城管执法和物业企业联勤联防联动,以第一时间发现、登记、报告、制止、调查、处理、拆除为原则,建立新违建防控机制。主要工作重点是在住宅小区内,对发现有翻建、扩建、改建等建(构)筑物,以及在房屋顶部、公共空间、公共绿化、露台、退台上乱搭乱建、开挖地下室等等违法建设行为进行登记报告,依法查处和及时拆除。
来自杭州市城管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全市范围内已有1464个物业小区推行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主城区实现物业小区全覆盖。此外,还有239个准物业小区也已经推行这一制度。
“属地城管执法中队共接到物业(社区)报告的新违建或疑似违建有1897处,其中实行即查即拆1148处,立案查处或有效处置749处。”胡学军解释,“有效处置”的意思就是督促业主整改到位,绝非放任不管。
据悉,今年年底前,杭州市城管委、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与杭州市建委将联合出台住宅小区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的评价体系,在原联勤联防联动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增加考核机制。今后,各部门间将建立信息共享的抄送函告制度。胡学军说,杭州将继续提升针对违建的及时发现和处置率,力争实现住宅小区新违建“零增长”、市民“零投诉”,并尽早实现违建信息登记报告制度在全市100%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