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4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比上月减少2个;下降的城市有16个,比上月增加6个。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与6月相比)下降的城市有16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总体来看,环比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涨幅继续收窄。
环比
新建商品房价格上涨城市减少
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4个;持平的城市有3个,比上月减少2个;下降的城市有16个,比上月增加6个。
环比涨幅也总体收窄。环比上涨的51个城市中,涨幅在1%以上的城市有16个,比上月减少1个;最高涨幅为4.6%,低于上月0.3个百分点。收窄幅度较大的城市主要是前期上涨过快的一线城市和少数热点二线城市,其余城市环比变化不大。
其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环比上涨2%居首。其次是北京,环比上涨1.7%。上海和广州分别是1.4%和1.3%。二线城市中,厦门、合肥、南京分别以4.6%、4.2%、3.6%领涨。
至于环比下跌的城市,跌幅最大的是广东韶关,为1.1%。其次是辽宁锦州、大连以及黑龙江牡丹江等城市,跌幅都在1%以内。
二手房价格合肥领涨
二手房方面,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12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环比价格变动中,合肥涨幅最高,为3.2%,其次是南京,为3.1%,厦门环比涨幅为2.4%。一线城市中,上海涨幅最大,为2%,其次是深圳,为1.8%。
而下跌最大的城市为牡丹江,跌幅为0.5%。
同比
新建商品房价格总体仍在涨
同比方面(与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58个,比上月增加1个;持平的城市有1个,与上月相同;下降的城市有11个,比上月减少1个。同比总体仍在上涨。
其中,深圳房价涨势继续放缓,但仍以同比上涨41.4%居首。此外,二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继续扩大,仍旧以厦门、南京和合肥为首,涨幅分别为39.6%、34.9%、34%,超过一线城市中的北上广。下降的城市当中,辽宁锦州降幅最大,为3.8%,其次是黑龙江牡丹江,降幅为2.8%。
合肥同比涨幅高达44.1%
二手房方面,同比涨幅最大的是合肥,为44.1%。其次是深圳,同比涨幅为33.9%。厦门、北京和上海的同比涨幅也都在三成以上。南京和广州紧随其后。下降的城市当中,降幅最大的是锦州,降幅为5.3%,内蒙古包头紧随其后,降幅为3.1%。
合肥、厦门何以领涨二线楼市?
在今年的房价上涨中,厦门、合肥在二线城市中无疑十分抢眼。房价涨得这么猛,原因是什么?业内人士称,厦门房价飙升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地理区位好,厦门堪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桥头堡”。
其次,厦门岛内土地供应少,“地王”现象已逐步蔓延到岛外。厦门的库存严重不足,岛内可售房源不多,在售房源主要集中在岛外。此外,厦门外地购房者较多,楼市需求旺盛。
合肥房价持续领跑,主要由于需求旺盛、供不应求。业内人士介绍,合肥过去几年在二线城市中土地出让较少,住房供应不足,但其楼市基本面良好,GDP保持增长,人口不断流入,产业形成聚集效应。
合肥的电子和汽车产业尤其发达,中部产业逐渐转移到合肥,当地的岗位供应和就业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当然,厦门、合肥等二线城市房价涨幅大也与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有关。
“地王”频出 调控政策或加码
尽管70城中房价环比上涨城市减少,涨幅收窄,但不断出现的“地王”为未来房价的上涨提供了动力。
8月17日,上海一天内迎来三块土地出让,且均创下区域价格“地王”,让业界一片惊呼。上午11时,融信中国以110.1亿元摘得合并后的上海新静安区中兴社区两幅地块,楼面价10.03万元/平方米,溢价率139%,成为中国土地成交史上单价“地王”。
不光是上海,上半年多地也出现了“地王”,而“地王”频出已让政策风向开始收紧。今年以来,上海、深圳限购政策已经升级,苏州、南京相继出台土地市场新规。
国资委也针对拿地约谈央企并收到一定程度的成效。7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明确指出,这“主要是指房地产价格泡沫”。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房价涨幅收窄的趋势将延续,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上涨动力依旧存在,新的调控政策或将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