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首先必须冲破GDP增长拜物教意识的禁锢,彻底舍弃通过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短期内推高GDP增长的幻想。重新吹大房地产泡沫来拉动经济增长可能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
随着“稳增长”政策出台,要求松绑持续了两年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不仅在于地方政府加紧推出各种“软性”托市政策,投机炒作者又开始涌入市场及一线城市住房销售快速升温,而且在于房地产市场传言四起。比如有说央行在重申七折优惠按揭贷款利率;有的说银监会已降低个人住房消费信贷风险权重;有发改委官员就住房宏观调控转向发表谈话;还有国内一线城市千人排队购买住房等。
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些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部门又开始加大舆论,说什么当前房地产景气指数比2008年更低,国内房地产投资、销售量及销售金额、土地交易等急速下跌,但房价却是微跌,因为这是前两年的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错误的结果。因为这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调控的是房地产博弈四方之三方的利益受损害:如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及住房投机炒作者,而获利的是银行。这才是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增加根本所在。因此,要“稳增长”就得重新启动房地产这个宏观调控工具等。
上述这些现象及流行甚广的言论,颇能迷惑人,如果不能就此辨明是非,那么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将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两年多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就可能前功尽弃,新一轮楼市炒作高潮或又将启动。
为什么说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若戛然而止会让宏观调控陷入一种危险境地呢?因为这就是“谨防房地产要挟中国经济”的具体表现。这是我在2004年就提出的问题:当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时,要挤出房地产泡沫,一定会影响“房地产化”的经济增长。而且“房地产化”经济越是严重,其挤出房地产泡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更大。从今年的情况看,随着房地产泡沫逐渐挤出,经济增长下行。而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增加,宏观政策要转向,挤出房地产泡沫只能戛然而止,或又得重新启动房地产拉动经济之工具。所以,趁央行降息之机,地方政府公然托市,这些都是当前一线城市住房的销售又开始回暖重要原因(当然这其中还有房地产开发商降价促销等).
对此,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当前经济增长下行风险有多高?“稳增长”是不是要重新回到房地产拉动经济老路?对于第一个问题,尽管第一季度GDP增长下行8.1%,甚至第二季度可能下行到8%以下,但这实际上正在靠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设定的目标7.5%,与十二五规划7%的目标其实还有距离。只要不以GDP增长为拜物教,不唯GDP增长为整个政府工作目标,对这种增长态势实在不必过度紧张。否则,“房地产化”的经济增长下行的现象必然会为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所利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既要“稳增长”,那就得建立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而不是靠房地产投机炒作短期内推高GDP增长。既然“房地产化”经济是影响当前国内经济增长下行的重要原因,也就说明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越高,国内房地产泡沫就越大,其挤出水分就越多。而在房地产泡沫挤出水分过程中,整个社会所承担的成本,就取决于以往房地产泡沫大小。当房地产泡沫巨大时,其水分的挤出,对当前经济增长下行的风险自然会大。对于这些,无论是政府还是市场都得有承受这种风险的准备。要不然,如果听任房地产泡沫自然破灭,整个社会经济所承担的风险会比这要大得多,甚至于大几十倍。
2008年,在次贷危机狂飙下破灭的房地产泡沫,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可是美国当时的房地产泡沫与当前中国房地产泡沫相比要小得多,而美国经济衰退为此持续了四年多,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当前欧洲不少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其问题为何会越演越烈,不仅有政府挥霍过度,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泡沫破灭。比如西班牙、爱尔兰、挪威等房地产泡沫破灭都是最大问题。而德国经济稳健,就在于房地产泡沫在德国没能吹起。可见,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前车之鉴很多,太值得此刻房地产宏观调控正陷入窘境的我们去总结并记取。
尽管中央政府始终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持坚决不动摇的态度,但各地方政府对GDP增长拜物教的意识尚未转变,一见经济增长下行,就总是希望通过房地产这个宏观调控工具在短期内来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而这就可能让“稳增长”的经济政策给住房市场发出错误的政策信号,以致改变住房市场预期。由此,相关的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就会借助政府这种GDP增长拜物教的意识,以不同方式与当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博弈,不仅在房地产市场制造各种假象与谣言,进而诱导民众进入高房价市场来接楼市泡沫的最后一棒。
因此,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首先必须冲破GDP增长拜物教意识的禁锢,彻底舍弃通过住房市场投机炒作短期内推高GDP增长的幻想,在挤出巨大房地产泡沫同时,建立起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这种稳定经济增长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就是转变国内住房市场性质,使住房市场由投机炒作主导转向消费主导,让民众的住房消费需求释放出来。而所有这些方面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让住房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回归到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水平。质言之,不把希望重新吹大房地产泡沫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迹象消弭于萌芽,让刚有可能遏制的房地产泡沫转而又继续吹大,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这绝非危言耸听。需要弄清楚的是,购买首套住房如果没有事中与事后的税收限制,同样可吹大房地产泡沫,美国95%以上的居民只购买一套住房,不是也照样把房地产泡沫吹得巨大而酿成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吗?
相关阅读:新京报社论:楼市回暖 调控要给民众稳定预期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统计数据。从环比看,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有43个,持平的有21个,上涨的有6个,与4月份的统计数据差别并不是很明显,但二手房的环比数据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4月份环比上涨的城市只有9个,而5月份达到了18个。
尽管统计局的数字表示:“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9%。”但这个统计数字,却和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居民的感受有些不同。
根据一些房地产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以及有关机构的统计数字,在五月份,包括万科、恒大、中国海外以及保利在内的四大地产商销售均突破百亿;北京市住房成交量连续3个月突破万套,直追房地产市场最火爆时的数据,在成交明显放量的同时,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房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跳涨,排队购房、“日光盘”等现象再现江湖,楼市的回暖不仅和统计数字不一致,也的确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很显然,楼市的这种反常的表现并不符合基本常理,一方面,高层一直强调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另一方面,整体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并不乐观,况且一线城市的房价历经严厉的调控但并未有明显的回归。
一些机构对5月份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回暖的解释,大多认为是政策的微调,让“刚需”得到了好处,所以,大量的自主需求开始入市,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这种回暖显然不是“自住需求”所能撬动的。
经过三年多的调控,尽管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被遏制,但在各地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难以摆脱的情况下,房价未来上涨的预期远远没有扭转,房地产政策和房价随时都有逆转和反弹的可能。由首都经贸大学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对35个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32个城市居民皆预期房价将会继续上涨。
在各地的成交持续回暖、民众对于房地产市场又人心惶惶的时候,有关部门对目前的这种回暖需要高度重视。面对民众的恐慌,我们也看到,人民银行、住建部等有关部门对于市场上的一些不实的传言及时进行了辟谣。这些都有利于稳定民众的预期。
中国房地产调控成败的标志并不在于房价是否下跌,甚至下跌多少,而在于有没有给购房者稳定的价格预期。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公共政策给购房者的多是不确定和恐慌,那这样的政策注定不会赢得公信力,特别是在利益博弈非常惨烈的情况下,短期的政策只会引发价格的更大波动,这无论对中国经济、开发商、还是购房者,都是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当然,房地产调控要坚持到底,最根本的还是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弥补房地产制度建设方面的欠账,以“制度调控”替代“政策调控”,最终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