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尽管国家发改委否认“松绑楼市是救市第二张牌”;尽管央行文件提及首套房贷利率七折与其说是暗中鼓励,不如说是强调房贷利率浮动区间不变;楼市的预期毕竟已经进入微妙的多空博弈阶段,最勇敢的多头已经入市,地产中介开始用“不买就要涨了”吓唬客户,市场上也已出现了试图影响预期的最早一批故事——“千人购房”。
默认各地微调,定调“稳增长”,降息,无论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如何,这一切都被解读为楼市调控趋于实质性放松的信号。
尽管国家发改委否认“松绑楼市是救市第二张牌”;尽管央行文件提及首套房贷利率七折与其说是暗中鼓励,不如说是强调房贷利率浮动区间不变;楼市的预期毕竟已经进入微妙的多空博弈阶段,最勇敢的多头已经入市,地产中介开始用“不买就要涨了”吓唬客户,市场上也已出现了试图影响预期的最早一批故事——“千人购房”。
《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却认为,目前各地楼市成交量有所放大的情况,同2009年的非理性行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过,开发商似乎重燃了拿地兴趣,上海再现高溢价率土地成交。
在这敏感阶段,如果没有明确的抑制政策或信号释出,市场预期或将发生微妙转变。
“千人购房”营销成分大
近日,坊间传言深圳、南京、杭州、上海再现“千人购房”、“漏夜排队”现象。在这些极具风向标意义的城市,如果出现楼市最火爆时期才会有的景观,将极大强化“楼市已触底”的判断。
不过,多名业内专家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均表示,对于“千人购房”等行为不宜过度解读,在限购政策尚未取消、新房库存依然庞大的大背景下,楼市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担忧基本可以排除:“一方面是因为开发商果断降价跑量从而带动成交,另一方面不排除只是开发商‘自演自导’的假象而已。”
“父母已经决定要出手给我买房了,怎么拦都拦不住。”近日,在杭州某企业工作的余霖(化名)告诉本报记者,面对5月国内楼市成交量普遍回升的事实,他的父母最担心的就是“错过抄底时机”。
余霖父母的担心似乎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上周末,位于杭州下沙的宝龙城市广场加推9号楼高层公寓,共101套房源,起价9100元/平方米,均价10800元/平方米,号称“冰点触底价”。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当日,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策略吸引了不少购房者连夜选房,再现“漏夜排队”盛况。
昨日,本报致电该楼盘售楼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9号楼的101套房源确实已经售罄,“现在没有打几折的概念,价格就是‘打包清盘价’。”
同样火爆的场面也出现在了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有媒体报道称,碧桂园南京凤凰城项目700套房源在开盘当日即去化超过九成,回款约3.5亿元,一日内引来1.1万人次看房。
对于近期部分楼盘出现成交异常火爆的局面,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一方面是缘于开发商在价格上的优惠,另一方面在于项目长期蓄客后的集中开盘。
“对于千人购房等现象,我们更应该从营销手段的角度去判断。”张宏伟表示,“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开发商倾向于营造一种市场快速回暖的迹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抢房’现象和2009年市场的非理性行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此判断得到了多数业内人士的认同。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在目前的行情下,尤其不能把“抢房”归结为楼市回暖的可靠迹象,“个人认为还是炒作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开发商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来营造楼盘供不应求的假象也不是没有可能。”
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表示,“千人购房”等现象的出现不排除有开发商请“托”的可能性,但至少我们看到部分热点楼盘的实际签约率还是蛮高的,所以,虽然不宜过度解读,但购房者的真实购房需求还是在不断释放
业内:量暖价不暖
虽然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千人购房”、“漏夜排队”等现象存在炒作的成分,但近期楼市成交量的回升已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5月,北上广深等10个典型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创下近16个月的新高,成交面积为66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29%,同比增长15%,并且已是连续3个月同比正增长。各地楼市见证了调控以来难得一见的“红5月”。
进入6月,成交量回升趋势持续。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6月12日,北京6月新建住宅签约套数为3342套,比5月同期又出现了小幅增长。
而在刚刚过去的6月4日~10 日一周里,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40个城市中,32个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上升,9城市同比增幅超过100%,且苏州、海口、兰州、蚌埠同比增幅都在200%以上。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最近购房者的心态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之前被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但由于政策层面还未出现明显的松动,同时,新房库存依然维持在高位,楼市整体出现报复性上涨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库存仍然维持在1000万平方米左右的高位,按照当前月均去化量60万~70万平方米来计算,市场去库存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上,而这样的去化周期仍然是房价继续保持下跌的信号。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也认为,在很多城市政策微调及降息等政策刺激下,北京购房者担忧价格反弹,观望情绪明显降低;而开发商的乐观情绪也开始出现,供应量有所增加。但成交量的上涨并未导致房价的明显反弹。大部分项目的库存量依然很大,整体市场上目前价格依然相对平稳,均未突破限购前的历史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