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笔者注意到,很多房地产项目连流于表面的环评都没有做。去年,山西省环保厅一份检查报告显示,抽查太原市41家较大房地产项目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可见,除了监管不作为外,只重视利润不重视环评的开发商也是“毒地住宅”的制造者之一。
笔者注意到,很多房地产项目连流于表面的环评都没有做。去年,山西省环保厅一份检查报告显示,抽查太原市41家较大房地产项目中,有四分之一的项目在未取得环评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可见,除了监管不作为外,只重视利润不重视环评的开发商也是“毒地住宅”的制造者之一。sf
其次,纳税人供养的环保部门作为公民健康生活的守卫者,按理说应该对全国的有毒地块了如指掌,并严把每一块土地的环评关。但事实是,环保部门即使掌握了毒地的部分数据,也不愿公布。即使出台文件要求对污染场地特别是城市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进行系统调查,但这样的文件没有任何强制性,即没有威慑力。sf
而国土部门只管征收土地、筹备土地、出让土地,对有毒地块却不重视。每年,全国出让土地的收入高达数万亿元,但却不愿投入部分资金去修复有毒土地。由此,人们不免要问:自己付出高价购买的住宅却是“毒宅”,有关方面只管卖地数钱,对毒地不闻不问,良心何安?sf
在笔者看来,“毒地住宅”不仅拷问着开发商的良心,而且还拷问着相关监管者以及立法者的良心。房地产开发固然可以让开发商登上富豪榜,但上不了“良心榜”;监管者缺位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欠作为或不作为。因此,需要提醒有关方面,发展城市化和房地产开发固然重要,但必须以民为本,不能让城市化带“毒”,不能让房地产带“毒”。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