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召的士,谁在放谁的鸽子? 4月26日的《舟山晚报》对岛城乘客“甩车”和的士“甩客”的双重尴尬进行了报道,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乘客和司机共守“合约”。
博弈论里面有一个著名的测试游戏——“囚徒困境”。游戏中,两个分别关押的囚犯必须独立决定否认还是坦白罪行。如果两人都认罪,那么两人都会受到惩罚。如果两人都否认的话,则都会被无罪释放。但假如只有一人认罪,那么他就会得到奖励,而另一个则受到惩罚。合作有回报,但如果策略奏效的话,背叛也有回报。你该怎么办呢?
研究人员发现,重复游戏能产生一次性游戏所不具备的“未来阴影”之效果,这种效果鼓励合作,因为对玩家来说,用现在对他人予以的合作来换取今后他人给予的合作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乘客和司机之间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博弈,如果两人都守信,就能完成一次交易,如果一方“放鸽子”,那另一方就会遭受损失。然而,在这个现实版的 “囚徒困境”中,“未来阴影”的效果却未能如期显现。由于参与博弈的人数量众多,素质参差不齐,出租车司机很难判断“困境”中的另一方——那个叫车的乘客是否守信。守信的乘客不会因为自己的美德而获得更多的公平对待,不守信的乘客在下一次电召时也能对自己的信誉重新 “清零”。如此缺乏约束,彼此间的合作机制自然难以建立。
个人利益可以孕育出合作,但我们需要一个合理、公平的游戏规则。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合作机制的建立在于双方慢慢建立起来的信任。在“电召的士”中,我们需要对违约的乘客、司机进行登记,建立信用档案,长此以往,“未来阴影”的效果自然会逐渐显现。我想,这应该不是一件难事。
托马斯·霍布斯曾断言,没有自上而下的管理,就只会有群体自私。除了对出租车行业“乱象”的声讨,对司机、乘客素质的诟病,我们往往忽视那些在背后制定规则、维护规则的管理者。比起缺乏约束的自律,公平、恰当的惩罚机制才是法治社会得以和谐运作的关键。如何走出“电召的士”的困境,相关部门的管理者需要从中发挥更多的作用,背负更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