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少银行发了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嘴上在不断喊话降低对房地产支持的时候,手上却都没闲着。相关机构统计了平安、华夏、常熟三家银行的贷款流向,结果显示上半年这三家银行给房地产的贷款余额达到了5195.13亿元,比去年底的4512.91亿元还增长了15.12%。
小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支持尚且如此,大银行也不会例外。
从整体来看,银行对房地产的支持力度还在增加。而从各家开发商的半年报来看,销售情况都异常的好,不少房企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指标的7成以上。开发商不断卖卖卖,自然也需要买买买,做大自己是主流开发商的普遍心态,小房企最想做的就是“大而不能倒”,大房企就是快速扩大市场份额,巩固自己的地位,逼退小开发商或者吃掉小开发商。在这种角力的背后,是银行对开发商不断增加的支持力度。
开发商们目前的种种动作,其实都是在赌未来。
虽然目前各路权威媒体频频喊话,房价不会“上天”,这是事实,但另一个事实却是,房价仍在稳步上涨。
在一线城市中,新房市场基本表现为涨幅收窄,而这种收窄非市场因素,而是人力因素。背后则是需求被锁。所以在一线城市,已经到了不敢松的地步。
仅以上海为例,7月份上海卖掉了近300万平米的新房,而前6个月总共才卖了540多万平米。这意味着上海新房成交实际上已经活跃。
至于二手房市场,除了北京有较明显的下行行情之外,其他三个城市均未见明显下行行情。所以这种下行也不具备普遍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在二线城市,目前基本未见房价下跌的情况出现,统计数据也仅体现在涨幅收窄。而德科地产频道总编辑刘德科则说得更为直白:为了环比数据好看点,在低价房源不够的情况下,高价房源干脆不录入统计口径。
所以,还是那句话,房价不可能上天,但也确实还在慢慢上去。这种情况对普通人来讲,就等于努力无效。松一下紧一下,都是为了楼市要走的稳健。说好听点,就是让老百姓的身家不缩水,毕竟我们普通家庭近7成资产是房产。但对于没房的人来说,就尴尬了,他们收入赶不上房子,却需要房子。租房?替房东赚钱?有多少城市房租都超过了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了,想想都不甘心。
要改变这种自己打脸的现状,其实有一条正道,那就是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将二手房激活,让它们出来交易,而不是让拥有它们的房主在那里扛。这是解决供需失衡最重要的办法,靠新增那点新房,根本不现实。在一线城市,新增的这点房子,实际上早已被“符合条件的人”预定一空。
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不搞普降甘霖式的供应,实则是给少数人发福利,这种情况下,那些刚需仍然会心心念念去买房,而这心魔就是楼市继续爬升的动力。
房子不流通,一切努力都是虚的,预期也不会被打破。
而近期各个城市大热的“人才房”计划,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各个城市房地产保持销售节奏,支持楼市的手段。在关键问题上,决策者们还是要照顾开发商的利益的,很多城市在维持当前楼市调整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悄悄为开发商留足了利润空间。
当前的房地产看上去紧的很,但细细品来,你会发现几下几点:
1、热门城市普遍降温,但仅限于涨幅,慢慢爬升是总趋势;
2、不让有房者继续买多套房子,有利于降低资金提供方的坏账风险;
3、房地产供应仍然保持着以往的节奏,纯粹的商品房仍然是比较少的,你买不到的定向出售的房子倒是多了,这是给楼市提供支撑的老套路;
当前的楼市大趋势就是,媒体不断高喊房地产不会“上天”,调整仍然会继续下去,但其实大家都没闲着,该干嘛还干嘛,低调点就是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房的那一部分人已经逐渐被逼到墙角了,剩下那一部分人的声音占据了主流,楼市“该为谁带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