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在中央“房住不炒”调控精神的指导下,各地因城施策、分类调控政策频出。杭州也是积极贯彻践行“房住不炒”定位的城市之一。
自2016年开始,在严格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同时,杭州进行了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府保障力度,着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稳定土地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其中保证土地市场充足供应、持续加大供应量为主要手段之一。
持续加大土地供应 优化供地结构
去年4月份,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对消化周期在6个月以下的,不仅要显著增加供地,还要加快供地节奏。
杭州正是商品房供求旺盛、库存量较少的代表城市之一。近两年来,杭州楼市库存去化速度较快,去化周期缩短明显。特别是去年以来,经历了一波高成交之后,部分板块开始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
这就要求杭州持续加大土地供应,从根源上平抑市场需求。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及时公布住宅用地供应三年滚动计划,稳定市场预期。据统计,2016年至今,杭州市区已累计出让涉宅用地285宗,总出让面积约为21946亩。其中2016年6704亩,2017年7960亩,2018年7282亩,逐年增加。其中主城区有90宗,总出让面积约为5650亩。
与此同时,杭州还对供地结构进行了调整,不仅扩大普通住宅的供应比例,增加中低价位的住宅用地的供应量,满足市场刚性居住需求,还通过落实商品住宅配建公租房、加大人才租赁住房用地供应、积极推进集体存量建设用地租赁住房试点等,加大租赁住房用地保障力度。
根据《杭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方案》要求,2018-2020年,杭州新增租赁住房总量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的30%。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杭州市区已成交“只租不售”地块9宗共346亩。公租房配建要求也已在多宗地块上落实。据统计,截至目前,市区已出让的商品住宅地块中,已落实公租房配建约75万平方米。
另一方面,杭州还积极推行“限地价,竞自持”的竞拍规则,即对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商品住房用地的,土地溢价率超过一定比例后,由竞价转为竞自持商品房屋面积。截至目前,杭州市区范围内共有92宗地块出现竞拍自持比例,合计自持面积达191万平方米。
土地市场回归理性 预期不断趋稳
调控从严基调持续的背景下,杭州楼市的市场预期也开始发生微妙变化。土地市场的表现尤为明显。
据统计,7月份以来,杭州市区已累计成交26宗,其中涉宅用地有18宗。就成交结果来看,相比之前的普遍高溢价甚至高自持比例成交等行情,低溢价成交已成为当下主流,地价开始理性回调。
7月6日与7月16日的两场土地出让,普遍被业内视为地价理性回归的开端。
7月6日,市区范围内一口气推出10宗地块。其中主城区备受关注的3宗涉宅用地,报名房企均未超过10家,最终的成交价格也较之前有所回落。
十天之后的7月16日,主城区土地市场再推出7宗地块。同样备受市场关注的3宗涉宅用地,再次以低于市场预期的结果成交。
南星单元地块和滨江中心单元的两宗地块表现最为典型。聚集了众多豪宅的南星单元,上一次成交地块为保利滨江?上品。当时成交楼面价为44460元/平方米并自持比例23%。而此次地块的成交楼面价为36086元/平方米,即便是将配建等附加条件都算上,该宅地的实际成交价还是低于上品地块。
滨江中心单元地块的“降温”更明显一些,由温州时代以楼面价32638元/平方米拿下,且无配建要求。而两周之前,绿城在滨江区拿下的地块,成交楼面价为33625元/平方米,还需配建一个18班幼儿园。
目前来看,楼市后续市场的走向仍不明朗,不过热度降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也有助于促进长效机制的建设,从而更好地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基本定位。